全国媒体齐聚江西!带你走进最美江西…

旅游攻略 2023-11-01 0

精准扶贫下“绣花功夫” 都昌产业扶贫助脱贫攻坚

2020年全国重点网媒江西行暨中国江西网创办20周年大型集中采风活动走进都昌大沙镇新光明农场

初秋时节的鄱阳湖畔都昌县,乡村大地响起一首首脱贫的欢歌。9月23日,参加“‘赣’劲十足、昌南争先”——2020年全国重点网媒江西行暨中国江西网创办20周年大型集中采风活动的31家媒体记者一行来到都昌大沙镇新光明农场。该农场地处都昌县大沙镇南垅村,是人社部就业扶贫基地,都昌县供销社电商公司、生鲜配送公司生鲜土特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

巩固脱贫成果  都昌蔬菜产供销“一体化”

记者了解到,新光明农场是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一体的示范田园综合体,主要从事蔬菜生产、中药材生产、水果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养埴、家禽养殖、田园农家乐旅游及产品加工、销售批发、零售。

走进该示范园,满眼绿色,辣椒、黄瓜、南瓜等十几个品种蔬菜长势良好。新光明农场负责人自信地说,这里的蔬菜不愁卖,基本都是订单种植。合作社依托县里新光明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管理模式,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大棚蔬菜与湖区特色型蔬菜相辅相承,形成蔬菜“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23户农户(12户贫困户)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参与到专业合作社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中。村民带土地入股,实行股份合作,其日常管理和种菜养鱼都由村民来打理,所生产的农产品,全部由都昌县新供销生鲜配送有限公司和供销电商包销。实现了农用土地、农村劳力、公司市场等资源的有机结合。

同时,该综合基地现有办公场所、仓库等固定建筑面积920多平方米,绿色蔬菜水果生产基地520亩。其中枳实(壳)中药材106亩,大棚蔬菜100亩,常规蔬菜360亩,南方水果60亩,已成为都昌县新供销生鲜配送有限公司和供销电商示范生产基地。2019年生产无公害蔬菜1670吨,产值334万元,解决当地农民132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人),带动当地农民500户助农增收,帮助12户贫困户脱贫。

2016年该基地是全国就业扶贫基地,2017年度江西省就业扶贫示范点,2018年度九江市就业扶贫示范企业,2019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夯实基础等方面都昌强化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长效之策,多措并举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该县乡镇建立扶贫工作站,行政村建立扶贫工作室,构建起县乡村一体的脱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成立教育、健康、住房、产业、就业、社保等“十大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健全情况分析、信息反馈、调度督查、责任落实等工作机制。

立下愚公移山志  都昌产业扶贫树品牌

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也是都昌头等大事,必须尽锐出战,务求全胜。在这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脱贫路上,该县壮大产业“树品牌”。主攻“两茶一水”特色产业,2019年种植茶叶3.15万亩、油茶4万亩,国家地理证明商标“都昌鄱湖小龙虾”,养殖面积12.2万亩,产值达5.79亿元,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在全省前列。全县建成650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56.01兆瓦,联结贫困户11023户。

通过创建扶贫车间、开发就业扶贫专岗、组织技能培训、鼓励外出务工就业、开展用工对接服务、引导能人创业带动等“六大就业平台”,该县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2017年至2019年,全县就业扶贫受益贫困群众2.5万余人,落实各项补贴1600余万元。

脱贫退出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此,该县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该县用好社会资源,整合“中国社会扶贫网”等公益品牌,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到脱贫攻坚中。社会扶贫网累计发布需求34067项,对接成功24597项,注册的扶贫爱心人士达到59981人,形成了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扶贫格局,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力量。

此外,该县“一把手”冲锋在前,共选派519名优秀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确保驻村帮扶全覆盖。建立县处级领导联乡镇、县直部门和单位包村、乡镇包组、干部包户的帮扶责任制,全县共落实帮扶干部7441人,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决胜脱贫攻坚:江西红土地沿着高速奔小康 

“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这句朴素的顺口溜,既形象地说明了高速公路对脱贫致富的重要性,也映射出老百姓对“大动脉”带动经济发展的肯定与期望。22日,参加“‘赣’劲十足、昌南争先”——2020年全国重点网媒江西行暨中国江西网创办20周年大型集中采风活动的31家媒体记者们来到了高速公路上,公路上有代表性的服务区、收费站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讲述了江西这片红土地“沿着高速奔小康”的动人故事。

高速公路网络愈加完善  助力江西“内陆腹地”成“开放高地”

在军山湖服务区,江西省高速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豪向大家介绍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高速公路事业一路高歌猛进,于2014年成为全国第三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2016年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2017年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形成,贫困地区曾经“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彻底改变。

“县县通高速”的密集路网,串联起偏远山区的特殊困难地区,为脱贫提供保障,让沿线人民生产生活融入“省内4小时经济圈”,有效促进和带动沿线贫困群众脱贫。在方便老百姓出行和产品流通同时,还促推当地旅游扶贫、特色产业扶贫,让沿线人民大步迈入小康。

进入新时代,江西高速公路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海西经济区及周边省份,打通多条“断头路”、“出省通道”,扩建“瓶颈路段”,“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开放大通道进一步贯通,一个个贫困县区踏上脱贫摘帽的“高速公路”。

取消省界收费站,实现与邻省交通空间无缝对接。四通八达、高效快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面全程、温馨体贴的高速公路沿途配套服务,以及高速公路承接大物流集散、大产业集聚、大商贸活动等枢纽平台功能的有效释放,助推了区域之间双向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城乡协调发展,成为江西变“内陆腹地”为“开放高地”的生动写照。江西高速公路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沿线地区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融合一体的步伐,并深刻影响要素配置方式和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和要素通道。

项目建设带来新机遇  既是“司乘”服务区更是“致富”服务区

据记者了解,正在建设的萍莲高速公路,就给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莲花县带来了新机遇。这个脱贫摘帽不久的赣西小县,每年夏季举办的莲文化旅游节都能吸引来自周边县区及长株潭等地的不少游客。萍莲高速公路建成后,长沙至莲花全程高速公路距离将由280公里缩短至200公里,节约近三分之一的路程时间,有助于吸引更多长株潭地区游客前来观光。

另一个逐渐成为网红打卡点之一的庐山西海服务区同样也为附近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伴湖而建的庐山西海服务区里,星级酒店、风味餐饮、商超购物、水上运动、康居养老,经营业态十分丰富。仅旁边的官莲乡东山村,就有数十名村民在服务区从事销售、环卫、保安等工作,彻底带活了村庄发展。服务区里还专门设置了扶贫产品专柜,销售附近地区的扶贫农产品。

绿通政策惠及广大农民  高速收费站党支部带头助农

记者了解到,位于瑞赣高速公路沿线的于都收费站,每天有大量运载着绿色农产品的货车从这里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将赣南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根据绿通车辆免费通行政策,符合条件的车辆依规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

今年年初,于都收费站所在的党支部了解到附近村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为帮助当地村民减少损失,党支部组织党员突击队主动联系运输及销售企业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发动党员职工自发采购,做好物流服务保障,为附近村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沿着高速公路奔小康,是党的好政策的生动体现,是交通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人的追求、老百姓的实惠、大家伙的信心!

科学养护 精细管理 看江西高速如何实现从“走得快”到“走得好”的转变

2020年全国重点网媒江西行走进军山湖服务区,探寻江西高速实现从“走得快”向“走得好”转变的秘密(本文图片邱业成拍摄)

截止2019年底,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145公里,位居全国第十,其中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省高速集团)管理51条5265公里,占全省高速通车里程的86%。随着江西省高速公路路网逐步完善,高速公路运营重点已从单纯的公路建设逐渐转向建设、养护、管理、服务并重阶段,养护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

“十三五”时期,高速集团以实现现代化养护管理为引领,以推进专业化、绿色化、科学化养护方式为重点,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养护发展之路,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1家主流媒体,通过“‘赣’劲十足、昌南争先”——2020年全国重点网媒江西行暨中国江西网创办20周年大型集中采风活动,走进军山湖服务区,探寻了江西高速实现从“走得快”向“走得好”转变的秘密。

注重“三感”提质保证高质量养护

在军山湖服务区,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部副部长陈强向媒体朋友分享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围绕“高质量养护”要求,省高速集团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管理方针,为社会公众持续打造畅、安、舒、美、优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通过提升“三感”,实现了江西高速公路从“走得快”向“走得好”的重大转变。

首先是重“舒适感”,路况水平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道路日常保养和周期性养护改造工程,高速公路的通行环境和通行条件有了长足进步和提升。根据交通运输部2016~2019年的国家干线公路网监测结果,江西省高速公路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指标4年平均值为94.39,其中2019年PQI评分96.23,排名全国第二,PQI均值高于交通部《“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中“PQI大于92”的要求,高速公路优良路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实现了集团所辖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技术状况长期保持在优良状态。

其次是重“优美感”,路容路貌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省高速集团按照“养好公路线,打造生态线,让出天际线,融入风景线”的原则,积极加大高速公路绿化提升工程力度和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了“百里画廊”昌铜高速、“千岛之路”永武高速等十余条绿色示范路,以及“于都长征源”雕塑、“光照临川笔”景观墙等十余处高速景观,亮点提升了74处重要城市出入口、旅游景区沿线、隧道广场等高速路段绿化效果,让司乘在行车过程中有“路在林中、车在绿中、人在景中”之感。

最后是重“安全感”,应急处置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陈强表示,五年来,高速集团建成了12个集“养护、应急、服务”三位一体的养护综合基地,组建了82支养护应急保畅队伍、48支清障救援队伍,将基层养护单位打造为最早发现、最快出现、最先处理的应急处置力量。并通过常态化开展防护设备安全提质升级工程、路段隐患排查整治、应急保畅救援演练等方式,建立一路多方联动、上下协同、内外联合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应急保障能力,让广大司乘人员安全行驶在高速公路。

改革提升管理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为适应养护事业升级和改革需要,高速集团还从自身管理“做文章”,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将所属路段管理单位统一划入路网级管理单位,形成了“集团总部(顶层规划)—路网级运营管理单位(监督考核)—路段管理中心(组织管理)—养护所(现场实施管理)”四级养护组织架构,从总部层面进一步提升养护管理效益,从基层层面进一步做实做强养护力量。并按照“管养逐步分离、大中修养护工程逐步走向市场化、日常养护逐步走向专业化”的原则,将基层养护单位的职能重点突出管理、应急保畅职能,提高了养护所、养护站养护管理专业化水平,并全面开放养护施工市场,通过市场竞争选择专业化服务公司来承担大中修养护施工,有效提升了养护工程质量和进度,降低了养护成本。

而在运营实践中,省高速集团紧抓未来公路、桥梁养护市场空间,整合现有资源,布局了一条完整的养护产业链,培育了从建设到运营的建管养团队。在工程建设初期就融入了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建设高速公路,着力提升高速公路的整体使用寿命;打造了从检测、设计、监理、施工全流程的养护管理团队,对养护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管控,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竞争力强的养护产品及工程。省高速集团将自身“角色”重新定义为高速公路“建管养运”一体的“高速公路综合服务商”,实现了集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科学决策做保障让养护不走“弯路”

高速集团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养护管理系统,形成以数据为依据的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体系,依托先进的检测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养护施工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使得养护工程项目效益实现最大化。

在养护施工前,该集团依托专业检测单位对现役高速公路的路面、桥梁、隧道等运行状况进行检测,掌握全面的、连续的路况数据信息。并根据不同路面结构、养护管理需求,科学编制下一步的养护技术施工方案,预估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影响,提高了养护决策的科学性。

在养护施工中,该集团对施工原材料、混合料设计及路面实体等选取关键性指标进行检测,及时解决施工材料选择问题,严格了材料的“上路”;在施工自检、监理抽检基础上,还引进第三方检测单位长期驻地检测、第四方检测单位飞行检测等方式,形成了多方参与、相互制约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从安全管理制度、购买作业保险、强化安全培训等方式,强化了作业现场的安全保障能力。

在施工结束后,该集团还对已实施养护的路段进行跟踪检测,开展养护工程后评价工作,委托独立第三方单位对养护工程的过程、质量、效益、影响以及目标持续性做出后评价报告,对路面综合服务水平变化趋势进行全面评价,总结出好经验好做法,为制定后续的养护计划提供意见,也给其它路段同类型的养护维修方案提供经验借鉴。

新技术运用全覆盖助力高质量养护

高速集团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致力于研究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推动江西省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研究应用蓬勃开展。养护技术应用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发展思路,该集团积极推行绿色养护技术,从路面铣刨后产生的沥青混合料循环利用入手,在全国率先大范围推广应用了就地再生、厂拌再生等再生类养护技术,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高达100%,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基本达到95%,五年来回收沥青路面旧料约100多万方,大大减少了矿产资源的利用及环境污染。目前,该集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运用规模和质量成效已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厂拌冷再生技术的运用规模在全国领先,编制的许多技术指南成为了江西省地方标准。

高速集团还积极引进桥隧管养关键技术等领先科技,如运用桥梁“同步顶升”技术,能在不中断交通条件下实现桥梁支座的安全更换,这也引起了记者朋友的兴趣,羊城晚报的温志雄就感叹:“没想到道路养护还能有这样的黑科技。”

“十三五”期间,该集团预防性养护技术也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运用,2015年—2019年间,共实施预防性养护总里程达到4082km。通过采取超薄罩面、微表处、就地热再生等预防性养护技术,成功处置了路面老化、开裂、麻面、渗水等病害,有效改善了路面状况和路面使用性能,行超车道差异化施工的微表处、隧道病害维修加固处治工艺等新技术运用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遛马、打球,开开卡丁车,服务区秒变南昌文化体育产业园

9月22日,以“‘赣’劲十足、昌南争先”为主题的2020年全国重点网媒江西行活动走进位于南昌的江西高速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

江西省内多个首创项目将落地园区

雷公坳文体产业园占地面积204亩,建筑面积逾5万平方米,园区分运动训练场馆、实景娱乐互动、艺术培训体验、文创办公孵化、餐饮零售商业、水中健身活动、时尚运动休闲、康养休闲生活八个功能分区。

“这里以前是雷公坳高速服务区,道路两边的地块闲置了近十年时间。为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我们以‘留、改、拆’的方式对以前的老厂房、老仓库、老建筑进行全面规划和重新改造,通过对原有场地、建筑空间进行整合和提升,打造出了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江西畅发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鱼良介绍道。园区分东西区两期进行改造升级,目前,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东区已打造了集聚网球、篮球、足球、羽毛球、卡丁车、健身等运动业态的运动训练场馆。下一步,还将把西区打造成涵盖实景娱乐互动区、艺术培训体验区、文创办公孵化区、餐饮零售商业区、水中健身活动区、时尚运动休闲区、康养休闲生活区等功能板块的文化体育产业园。届时,江西首个专业儿童马术俱乐部、首个青少年国防体育营地、首个体育主题酒店、首个运动康养中心、首个运动主题餐厅群等省内首创项目将在这里落地。

园区将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

据了解,雷公坳服务区是全国范围内服务区转型文体产业园的首例,也是江西省低效土地再利用的试点项目。随着南昌城市的扩张,枫生高速被定为城市快速路,收费站北移,雷公坳服务区丧失了原有功能,一度闲置和荒废。2019年4月8号,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节地增效”行动的指导意见》,基于在产业结构上对以工业为主的经开区经济做有益补充的考虑,决定将雷公坳服务区改造为文化体育产业园。2019年11月,雷公坳文体产业园东区正式开园,随即受到了周边市民的青睐,运动场馆预订火爆,尤其是周末时间,几乎场场爆满。未来五年,园区将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年纳税金额5000万元,将“荒地”变为了“宝地”。目前,西区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建设全部结束。

百花齐放春满园——江西高速服务区因地制宜华丽“蝶变”

2020年全国重点网媒江西行走进雷公坳文体产业园(本文图片邱业成摄影)

近年来,江西高速公路事业突飞猛进,一路高歌,自1989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昌九高速建成通车以来,江西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6000公里,“4纵6横8射17联”布局基本完成,随之而来的是高速公路上一座座驿站的蝶变。

9月22日,参加“‘赣’劲十足、昌南争先”——2020年全国重点网媒江西行暨中国江西网创办20周年大型集中采风活动的31家媒体记者通过走进雷公坳文体产业园、军山湖服务区、庐山服务区等各具特色的站点,了解江西高速服务区因地制宜的“华丽转身”。

美好出行新体验优质服务新篇章

在南昌枫生快速路上,一座巨型奥运火炬建筑醒目矗立,拱顶场馆、流光玻璃和钢结构顶棚的开放式球场构建起一个新生代运动地标——雷公坳文体产业园。这里曾是雷公坳服务区,随着南昌城市的扩张,枫生高速被定为城市快速路,服务区丧失了原有功能,一度荒废。2019年,乘着低效土地再利用的政策东风,雷公坳服务区通过“留改拆”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了如今焕然一新的文体园区。自开园以来,广受市民青睐,成为周边运动爱好者的“打卡圣地”。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高速服务区首次转型升级为文体产业园。

来自凤凰网的欧阳晶看到篮球场中,运动的人们奔跑跳跃挥洒汗水,她非常惊讶:“谁能想到这曾经是几近荒废的服务区,现在满是生机和活力。”

永修服务区地处福银高速G70昌九段,于2019年10月完成商业综合体改造,且是全省首家同时服务国道与省道的服务区。基于服务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改造前就明确了建设商业综合体的整体定位,同时向国道和省道开放,既能服务高速车主,又便利了周边市民。

在服务区内场商业氛围浓厚,数十个商业品牌、十余种经营业态,构筑起一个亮眼的高速商业广场。环岛式咨询台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汉堡王”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进入消费的司乘络绎不绝。大厅中不仅有琳琅满目的餐饮小吃和特色产品,智慧公厕、母婴室、“司机之家”、冷热浴、午睡仓、第三卫生间等便民服务也一应俱全,充分满足司乘不同的旅途需要。

驿站转型“高大上”品质服务新形象

在江西高速上,永修还只是众多“高大上”服务区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推动服务区建设提升,江西高速集团于2018年完成了所辖服务区的运营整合,对服务区管理和投入不断升级,服务区发展日新月异,省内庐山西海、庐山、泰和东等7对服务区获评“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过去人们对服务区“脏乱差”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筑形象更美了,公厕卫生更干净了,消费选择更多了,服务态度更好了,这是过往司乘对江西服务区的普遍印象。永修、三清山、万年西、庐山等一批商业综合体服务区崭新亮相,为司乘出行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庐山西海服务区旅游目的地、军山湖服务区水培蔬菜工厂、三百山服务区赣南文化等“一区一特色”的打造,让乏味的旅途平添了许多乐趣。如今,服务区里随处可见的是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李先生、真功夫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名牌”,一方面反映出商业“大牌”对江西服务区发展成果和发展潜能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大幅拉升了服务区的商业规格和服务品质,而广大司乘就是这场品牌变革中的最大受益者。

过去服务区“米珠薪桂”被广为诟病,如今,江西服务区通过自营驿购便利店实现了商品价格普降30%,对矿泉水、方便面等基本保障产品施行“同城同价”,餐饮、住宿、汽修等各类经营项目都严格执行合理定价、明码标价,“东西贵、质量差”早已成为过去时。进入江西各个服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醒目的公示牌,上面公示了从服务区到高速管理单位的各级监督投诉电话,在商户门口随处可见网络监督二维码,司乘能够随手扫码反馈问题。

多轮驱动新引擎融合发展新道路

围绕转型升级和路域资源孵化培育,江西服务区正努力尝试走出一条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段卫党介绍,今年3月,江西省投资规模最大的研学旅游综合体项目在兴国县正式开工,这是继雷公坳文体产业园之后,江西服务区结合旅游产业对多元发展道路的又一次重要实践。该项目规划面积915亩,总投资额预计达12.8亿元,致力于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项目整体规划为四大板块,包含红色与历史、科技与人文、自然与环境等近30个研学子项目,计划2022年建设完工,建成后可容纳约2万名学员同时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研学旅游”是国家素质教育战略导向催生的新兴产业,发展潜能巨大。项目建成后,将对兴国县当地乃至赣南苏区旅游及配套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几年间, “服务区+新能源”、“服务区+精准扶贫”等模式在江西高速上落地生根,服务区平台功能初步显现。

如今,新能源充电桩在江西服务区早已屡见不鲜,目前江西省内已有40余对服务区拥有充电桩,近50对服务区在建,预计年内将实现全覆盖。自2016年开始,服务区利用屋面、顶棚等闲置空间引入了近5万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庐山西海、乐安、广昌等服务区还专门开设了扶贫超市和专柜,陆续引进地方特色农产品40余种,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庐山西海服务区联合当地贫困村打造的“1+1+1”扶贫车间走出了一条特色扶贫路,带动了一批困难户脱贫。

转型升级新构想美丽高速新画卷

江西省高速集团求新求变的脚步并没有因为所取得的成绩而有丝毫停滞,江西畅行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巫过房给全国记者们介绍了江西高速未来发展的“蓝图”。南昌东外环高速上的七里岗服务区即将打造成为机场接驳站,为乘机旅客提供休息、休闲、办理登机手续等一系列候机服务。

围绕服务区提质升级,以“山水红城”(依山为伴,依水而栖,依史而新,依城而立)为战略布局的大规模“改扩建”工程正在加速推进中。南康北、峡江、临川等一批商业综合体服务区,以及基于地域资源优势的泉岭毛笔之乡、景德镇瓷文化,兴国红色文化,樟树药都文化等一批主题特色服务区的设想应运而生。此外,布局“服务区+物流产业”、建设智慧服务区等也均被列入发展计划之内。

几年间,江西服务区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开启了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交通强国”、“美好出行”的使命初心正在服务区大刀阔斧的实干行动中聚沙成塔,一幅江西美丽高速的动人画卷正在公众期待的目光中缓缓拉开。

直通欧洲 南昌向塘铁路口岸打造国际陆港

南昌向塘铁路口岸作业现场 邱业成/摄

南昌向塘铁路口岸作业现场 邱业成/摄

南昌向塘铁路口岸作业现场 邱业成/摄

一辆辆皮卡、SUV驶入火车货柜,它们将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欧洲的鹿特丹、莫斯科等地。为打造国际一流物流枢纽,对标西安国际陆港、义务国际陆港等国际先进陆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委托国内一流设计单位编制战略规划和产业规划,科学设置铁路口岸作业区一期、商品车物流区、多式联运区、铁路口岸作业区二期、冷链物流区、智慧电商物流区、国际口岸物流区、第三方物流区、智慧新城区等功能区域,先行先试打造“国家陆路开放实验示范区”、“江西‘三同’实验发展创新区”和“大南昌都市圈铁路物流集聚区”。

据了解,南昌向塘铁路口岸于2016年11月被海关总署纳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分两期进行建设:口岸一期封关运营。一期项目占地3.3万平方米,总投资1.27亿元,主要建设卡口、集装箱堆场、视频监控系统、查验平台、处理库、查验库、货场等,该项目已于2017年11月22日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目前承担向塘外贸班列发运业务。

记者了解到,口岸二期也在加快推进。二期项目总投资3.82亿元,占地面积约510亩,其中封闭范围约440亩,主要建设铁路专用线、口岸服务中心、口岸大楼、监管仓库、口岸大门、卡口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新建铁路专用线按照2020年到发80万吨/年,2030年到发200万吨/年能力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口岸服务中心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铁路专用线完成了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以及清单编制等前期工作,即将组织挂网招标。预计项目于今年年底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据悉,外贸班列火爆开行。目前,南昌铁路口岸已开通南昌到荷兰鹿特丹、越南河内、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奥尔沙、白俄罗斯明斯克5条国际货运班列和南昌向塘到深圳盐田港、宁波北仑港、福建江阴港、厦门高崎港4条铁海联运班列。中欧班列:自2017年11月20日开通以来,截至2020年4月底,累计开行155列、到发标箱重箱13500个、累计货值约4.81亿美元。其中出口150列、发送标箱重箱13074个,进口5列、到达标箱重箱426个。今年1-4月开行9列、到发标箱重箱786个、货值约2947.33万美元。铁海联运班列(含铁路物流基地开行的班列):自2017年2月15日正式开行以来,截至2020年4月底,累计开行1219列、进出口货物5.2365万标准箱、累计货值约14.8034亿美元。其中今年1-4月开行铁海联运班列214列、到发标箱重箱8408个、货值约22296.5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7%、49%、47%。

另外,关于产业规划方面,铁路口岸已经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昌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南昌市国土勘测设计共同编制向塘镇(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聘请权威设计机构编制国际陆港产业规划,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完成。

江西企业加速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文旅等产业结合 VR将成江西新名片

泰豪创意科技集团VR产业基地

9月21日下午,采访团来到泰豪创意科技集团VR产业基地,记者从南昌县委宣传部获悉,为激发数字创意(VR)产业的活力与潜力,加快发展我省VR产业,泰豪将举全集团之力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泰豪VR产业基地,引进世界级VR装备制造企业和内容研发企业入驻,构建完善的VR产业生态圈,建设成集“产、教、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VR产业聚集高地。

据了解,泰豪创意集团公司是泰豪集团旗下专注于数字创意(VR)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团公司,公司坚持以VR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战略,秉承“以教育集聚人才,以园区培养企业”的理念,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助推数字创意(VR)产业发展。为激发数字创意(VR)产业的活力与潜力,加快发展我省VR产业,泰豪将举全集团之力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泰豪VR产业基地,引进世界级VR装备制造企业和内容研发企业入驻,构建完善的VR产业生态圈,建设成集“产、教、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VR产业聚集高地。泰豪一直注重专业化、高素质创意人才的培养,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平台。由泰豪集团创办的泰豪动漫学院现有在校生约8000人,并已开设教育部认定的VR相关专业方向课程,组建了一支以原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教授为首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联合中国动漫集团承办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VR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构建多层次、多区域、多方向的人才培养平台。

泰豪创意科技集团VR产业基地

泰豪集团董事会主席黄代放透露,江西VR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势头足,随着5G与VR/AI的叠加,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也为许多企业家提供了非常好的投资机遇。今年2020正和岛(江西)创变者年会吸引了诸多行业头部企业参会,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对投资江西VR产业表现出浓厚兴趣,目前正在与泰豪等企业进行对接,丰富VR在工业、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黄代放表示,泰豪始终将信息技术作为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泰豪所有取得的优势都来自先进技术和应用的结合。创业初始,我们形成了泰豪的智能电力,现在是主要的电力软件服务供应商;后来又发展了泰豪军工装备产业;再后来和城市建设结合;今天,泰豪发展VR产业,就是坚持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包括文旅在内的产业相结合。5G时代,VR将会成为江西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