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悬棺科考解密(图)
科考专家不但考察了仙水岩附近的崖墓,还深入离泸溪河有一定距离的岸上崖墓考察。在米仓峰南面的一个悬崖峭壁上,科考专家发现大大小小的悬棺洞穴20多个,这是龙虎山地区新发现的一处悬棺群。
在洞穴中,专家发现了两副棺木、一具尸骨以及陶器、木器等随葬品。根据陶器文饰、尸骨骨骼特点,科考专家初步断定这是2500年前的墓葬,墓主人为女性。在这副棺木上,科考专家对精美的雕刻感到十分兴奋,刘诗中认为,这种高浮雕的雕刻十分罕见。
不仅如此,墓葬中一些木器和封门板部件的完整性更让科考专家为之惊叹。专家介绍,在米仓峰崖墓群中,发现古人竟然在把棺木放进崖墓后,还在外面建了墓门,这些墓门除了防止棺木滑出外,更大的功能就是类似于现在的“防盗门”,这说明那时候人们就有了很强的防盗意识。另外,在棺木上还发现一种全新的花纹“云气纹”,这与当时人们的心理有关,因为古人都希望死后灵魂能够升天,因此在选择墓地的时候总是想与天接近,在棺木上刻上“云气纹”,表示灵魂已经飘荡在云层之上。(文/图夏程琳 记者刘祚保)
新闻背景
我国古悬棺及分布情况悬棺即古人把装有死者的棺木置于悬崖绝壁上,也称作崖葬,这种墓又叫崖墓。因从视觉上感觉像悬在空中,故人们把此棺木叫悬棺。悬棺通常是在临水的悬崖绝壁上向阳而设。据研究,我国悬棺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等十几个省区,现存古悬棺以武夷山脉的闽浙赣等地为最多。目前,台湾地区雅美族人仍有悬棺葬习俗。
我国的古悬棺研究我国悬棺科考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8年上半年,福建考古队首次利用吊装方式进洞对悬棺进行科考,并首次取下样品研究。1978年下半年,江西省考古人员发掘了悬棺比较集中的龙虎山仙水岩崖墓群。
1979年末,考古人员在龙虎山地区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古悬棺科考,这也是我国悬棺葬区第一次大规模科考活动,共发掘出土文物220件。1982年,四川对珙县悬棺进行了科考发掘。1983—1985年,湖南、云南、广西、贵州、浙江地区分别进行悬棺科考。
- 上一篇:龙虎山悬棺之谜,至今仍未被破解(悬赏百万破未解之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