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八字建筑(组图丨打卡醴陵地标 暑假来一场红色之旅)
组图丨打卡醴陵地标 暑假来一场红色之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红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江西红色八字建筑1
炎炎暑假,让身心放松,带上家人或邀上好友,来一场湘赣边红色之旅。
推荐线路:李立三同志故居——左家老屋——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先农坛)——凯丰故里——株萍铁路红色文化展示馆——刘型生平业绩陈列馆。
01
李立三同志故居
李立三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醴陵市城区阳三石街道立三村,始建于晚清,原系他人产业,1891年为李立三的祖父所购置。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坐东朝西,黄色围墙,八字柴门,门额题“芋园”。正门门额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李立三同志故居”。1899年11月18日李立三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83年李立三故居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4年11月18日对外开放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02
左家老屋
左家老屋位于湖南省醴陵市左权镇将军村,距离醴陵火车站18公里车程。是以纪念左权将军、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打造一个红色旅游景点。整个景点以“左权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为核心,恢复左权旧居,配套建成“军事体验基地,并结合精致农业、田园游乐、生态休闲、康体养生,打造综合性的旅游景区。
03
先农坛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先农坛,位于湖南省醴陵市东正街30号。1927年元月27日——31日,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在醴陵县城考察农民运动。他在先农坛食宿五天出席了两个会。一个是由罗学瓒主持召开的中共醴陵地执委成员、全县党部执委及部门负责人的汇报会。一个是在正殿二楼由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全县党支部书记和区农会负责人会议。毛泽东在先农坛的考察和调研,为他后来撰写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供了重要依据。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先农坛,既是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又是珍贵的革命纪念建筑,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
04
凯丰故里景区
凯丰故里景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候补委员、中央宣传部原部长凯丰同志故乡,作为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研学基地,是市、区重点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集缅怀纪念、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凯丰广场、凯丰故居、凯丰生平业绩展览馆等。
05
株萍铁路红色文化展示馆
株萍铁路红色文化展示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展示馆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真实地再现了相关的历史事件。詹天佑主持修建江西第一条铁路——株萍铁路过程中的艰辛;毛泽东经此铁路往返穿梭于湘赣两省,播撒下革命的火种;秋收起义第二团在乘坐株萍铁路火车进攻醴陵县城时,在老关取得初场胜利的英勇事迹。
06
刘型生平业绩陈列馆
刘型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排上镇,陈列馆以革命先辈、开国功臣、中纪委原常委刘型同志的革命事迹为主要内容,充分挖掘其革命精神和廉政故事,打造了一馆(刘型生平业绩陈列馆)一居(刘型故居)一场(刘型廉政文化广场)一亭(莲心亭)一池(莲花池)一墙(刘型勤廉故事墙)。
江西红色八字建筑2
据同治十年《南丰县志》载,唐开元中邑令游茂洪将原在白舍的县治迁移到了南丰古城嘉禾驿,原嘉禾驿遗址即今城隍庙,南丰古城从创建始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
南丰古城至今还保留有明清古城墙、城门,南门(文明门)、西门(崇秀门);城墙约1600米,明清古建筑200余栋,其中有161处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古迹古建在西门较为集中,东门也是有一些明清古建古迹,但比较分散一点,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看下东门的古建,这次先从东门桥下(今南丰大桥往西方向)开始。
一,东门民国老街。
民国商铺
民国商铺
码头清代建筑
东门桥下有条古街道,即清代及民国时期繁华的沿江商业街。旧时这里有轮渡码头,在古代属于水运交通要道,清末明初这里商铺林立,豪宅成片成片的兴建。这些民国商铺非常有看点,属于至今还保持原汁原味的民国风建筑,红石、青砖与竹编夹泥墙、木墙等混建的建筑,看上去非常有历史沧桑感。
二,滨河防洪建筑。
下旴江台阶
下旴江通道
在商铺之间有许多下旴江河的台阶通道,均为红色条石砌筑。南丰明清古建基石、地面铺贴、雕刻、装饰等使用了大量的红石材料,古城周边遍布丹霞地貌多产红石。下河通道建筑特意架空了一层作为廊道,便于通往旴江河岸;下河通道既方便通行到轮渡码头,也方便寻常百姓下河洗衣汲水。
旴江沿河古建
防洪石墙
沿河古建
沿河古建
旴江,源头在江西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流经广昌、南丰、南城、临川,在南昌附近汇入赣江,河流总长约400公里。南丰古城有近三分之二城墙临旴江而建,从古城西门(崇秀门)到南门(文明门)再到东门,均为临河段,这段河流呈椭圆状。
沿河古建
沿河古建
沿河古建
古城沿江的这些古建防洪措施智慧高超,与黎川、南城等县市沿河建筑建造手法完全不同;在江西,甚至是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明显的南丰地域特色。针对旴江历年发洪水的特点,南丰明清官府及百姓共同设计及建造出了具有南丰地域特色的防洪城墙、民房,临旴江河的城墙、民房从功能上来讲既有防御功能也有防洪功能。
下河通道
沿河古建
盱江河岸的明清、民国等民居及商铺的建造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有特点的建筑。在东门桥下临旴江岸边建造的商铺、民居每隔四五十米到百米就分别设置了下河通道,从街面道路到河滩均铺就了厚重的红石台阶,通道两旁的建筑墙体也在洪水水位线下全部使用了红条石砌筑;设置多个下河通道,涨洪水时即可分担城墙的河水压力,平时也可方便百姓洗衣、汲水。
下河通道
镂空石墙
沿河石头挑梁
东门建筑临水阳台更具特色,阳台的挑梁使用了倒圆角石块砌筑成阶梯状,石材圆润且造型优美,无形中增加了建筑的美感。有好几栋建筑在水位线以下还设置了功能房,这些功能房墙面巧妙的设置了镂空墙体用来防洪(涨水时可减少墙体的抗洪压力)及采光、御敌,这种设计即满足了防洪、御敌等要求,无形中也增加了房屋的使用空间,不得不说南丰古人的智慧了得。
三,王家大屋。
王家大屋
王家大屋
王家大屋
王家大屋
东门桥下有个王家大屋巷区,有五六栋王家大屋并排建造在一个巷子里。在大门两侧的墙壁,叫做“撇山影壁”或“反八字影壁”,平面为“八”字形状,南丰古城大宅一般是这种大门形状。照壁都有精美的石雕,特别是拱门的浮雕十分精致,屋檐造型也十分考究;这是座典型的赣派风格清代建筑,二层青砖黛瓦木结构;门楣上有一对精美的倒挂狮子雕塑,现头已毁;拱门上的卷草纹叫香草纹,亦称缠枝花,寓意着吉利祥和、富贵延绵;卷草的无限重复与连续寓意生机勃勃的生长之气;红色石雕上面大多是飞禽走兽、花草之类的,都有一定的寓意在里面,两边照壁白墙上面还绘画有水墨卷草。王家大屋的门庭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豪华的。
精美雕刻
蝙蝠漏窗
精美木雕
这栋王家大屋是非常少见的厅堂与私居分开的宅院,这座建筑群建筑面积大概有4000、5000平方米。建筑天井周围六个“木雕象首”悬空在梁端头,这六个象首头均伸向空中,神态安详。因“象”字和“祥”字谐音,民间多认为大象慈祥温顺,能带来祥和与美好,寓意着太平吉祥、万象更新、吉祥如意。
精美的拱门
天窗
狭长的天井主要是用来采光的,地面铺有平整的条石,天井中古人用陶瓦雨水沟、陶瓦雨水管来实现有组织排水,这个陶瓦雨水立管外形是竹节状的,寓意节节高升之意。在南丰古城仅此一家有采光天窗。在古代国内是没有玻璃的,没有玻璃遮雨,天窗设计就非常考究技巧了,这种采光天窗设计在国内的古建筑中都是不多见的。采光天窗是巧妙设置在阴暗走廊屋顶中间的,很好的解决了狭长走廊的采光问题。
柱础
天井边上有两个六边形柱础,六边形在中国有象征六合、六顺之意;柱础的高度及形制在古代是有严格要求的,连有多少个层级都是有一定定数的,不能胡乱使用。
木雕象首
木雕象首半眯着的眼神,弯弯卷起的象鼻,合拢且微笑的嘴巴,显得大象神态非常的安详、随和。梁柱上面的木浮雕雕刻非常精细,卷草雕刻的栩栩如生;花篮的纹饰根根清晰可见,仿佛是真的一样,花篮底部是一朵雕刻精细的牡丹。南丰古建多数雕有牡丹,牡丹寓意富贵,多雕刻牡丹也是寓意多富贵。
精美石雕
木雕象首远看像极了龙首,需要仔细辨认,才可以看清楚是大象。盛开莲花与饱满的花鼓圆雕,盛开莲花的莲花寓意开枝散叶,多子多孙。窗花上面有许多点点梅花及倒挂的蝙蝠,倒挂的蝙蝠寓意“福到了”,在古代文人的眼中,梅花代表傲骨,象征一身傲骨的君子品格。
四,刘氏大夫第。
刘氏大夫第
居勿轩
古城东门五帝巷著名的“居易轩”及“刘氏大夫第”,小门门头石匾书法不仅了得,而且整个建筑也是不同凡响,在清代时期的南丰属于豪华程度比较靠前的建筑。
据《南丰县志》东门五帝巷的记载:“五帝庙,凡二,一在东隅五帝巷,一在北门外朝仙坊,清乾隆间邑人邓御史募修,祭祀五帝尊神。”就是说南丰有两个“五帝殿”,一在东门,一在北门;东门五帝巷得名就是出自这个“五帝殿”。
南丰老百姓亦称“刘氏大夫第”为“刘家老屋”,建于清光绪年间,附设私塾学堂,坊间说是小姐秀楼。大夫第偏房就占地面积1000余平米,房屋可谓巨大。据刘家后人描述,他家祖上曾开过钱庄,做过绸缎生意;古代建房能够挂“大夫第”的牌匾,要么祖上曾经为官,要么花了巨资捐官。
精美屋檐
雕刻精美的照壁
月亮门
“刘氏大夫第”,为典型的三进式南丰传统建筑,南丰式赣派风格。建筑坐北朝南,进深30米,面宽18.6米,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件),硬山顶。有三个弧形马头墙,马头墙上设有宝瓶形窗户。
大门造型为南丰传统的倒八字退让式,门头高约6-7M,照壁两边及门头均采用红色石材砌筑,门头上面挂有石匾,现石匾上的字被铲平。朝面两边的石材雕花是镂空的(雕刻被铲平了很多,已经看不出图案了),镂空的石雕在南丰非常少见。门头上面的屋檐也是相当的精美,屋檐下面天花都是精美的花草图案的木雕刻。
正门
“居易轩”在“刘氏大夫第”的东侧,里面设有私塾学堂。居易轩的小门门头上面挂有石匾,上书“居易轩”三字,这三个字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居易”这两个草书字,我想多数人是认不出来的;门头上面的雨棚已毁,只留下两个雨棚支撑石柱。
大屋山墙
居勿轩
“居易轩”的正门为圆形石拱门,唤作月洞门,又称圆洞门、月亮门;月洞门在古代是不安装门扇的,现今这个红色木门应该是近代安装上去的。月洞门在古代被赋予了圆满的祥和之意。小门有个曲线石拱门及梯形石拱门,也是非常精致的,应该也有所涵义。
“长安居大不易”,唐代诗人顾况和白居易开玩笑,以其名字取笑他。这栋起名叫“居易轩”的刘氏先祖,也是相当的自信满满,敢拿白居易大诗人调侃,也不是一般人。
居大不易,最早出自唐·张固的《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当大诗人顾况读到《赋得原上草送友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句,就立马笑容满面、和容悦色笑呵呵的说到“有如此好的诗句,在天下任何地方居住都是非常容易的,老夫刚才是和你开开玩笑而已。”
宋·尤哀《全唐诗话》卷二:“况睹姓名, 熟视曰: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事》: “惟是长安居大不易, 乃知囊内钱空, 始觉旧游如梦。” 唐代以后有多位文人都用“居大不易”自嘲,调侃的倒是没有看到过,南丰及黎川古城都有“居易”的发现。
五,祝家巷大屋。
祝家大屋月亮门
漂亮的燕尾
祝家巷27号大屋的月亮门及屋檐、屋顶燕尾、大门门庭还是值得看一下。月亮门,又称月洞门或月门,月亮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到处可见,它代表全家的团团圆圆,也代表着深深的思念,寓意非常深刻,也还有其他的寓意。
门头雨棚
江家大屋
雕花端墙
祝家巷江家大屋的门庭墙面上写满了那个年代的“红色革命标语”,雕花端墙上面的雕刻图案十分古老。没有看出这个到底是什么,可能是以前的井栏,或者是花圃构造,看制式应该是明代遗留下来的。
六,旴江东路照壁。
旴江东路照壁
照壁端头
照壁端头
旴江东路照壁是“冖”形状的雁翅照壁,南丰现存最长的一个照壁,大约30M长,高约6M,照壁正中间墙面挂有石匾,目前字已被毁。照壁两端有精美的石雕收尾,照壁压顶屋脊、屋檐造型非常漂亮,基石是三层红色条石砌筑,两边屋脊为三叠形,屋角起翘,造型非常漂亮。
七,黄家大院。
外门庭
照壁精美石雕
倒八字形照壁
东门黄氏大屋,为清代建筑,分内外两道门庭,建筑座北朝南,外门设置在西巷中。主体建筑正门对面有照壁,主体建筑外面还有个长长的庭院。这栋建筑的内外门庭照壁都是倒八字形的,照壁两边墙面上的石雕雕刻非常的精美,檐口也是装饰精美,特别是漏窗建造的很精致。照壁石雕大多雕刻的是花朵,及卷草等浮雕图案。
连墙“冖”形状的雁翅照壁
东门黄氏大屋照壁,为连墙“冖”形状的雁翅照壁,上面石雕精美,照壁左右两边是书房、厢房。这个照壁的基石有五层石材,中间是青砖砌筑,六根装饰柱石雕刻非常精美,两边垂花柱雕刻的是花篮形状。
石雕漏窗,月下追韩信
石拱门
厢房
拱门
东门黄氏大屋的侧门、小门造型独特,屋檐造型也是极美。山墙是拱形造型,典型的赣派建筑风格封火墙,很像广东的锅耳墙(镬耳墙)。那个石雕漏窗上面的图案有点像萧何月下追韩信,拱形门洞上面的卷草浮雕十分精美,卷草图案一般寓意幸福长长久久之意。
八,东门漏窗大屋。
东门大屋
屋檐
砖砌筑漏窗
拱门
东门大屋是倒八字形照壁门庭,建造的十分高大威武,照壁两旁石雕雕刻的图案也是非常精美,进入门庭里面是个庭院,庭院墙面上有一整排砖砌筑的漏窗,南丰有这种漏窗的地方一般是私塾学堂,且学堂外面就是花园,学堂借用漏窗进行采光、通风及借景。造景手法与苏州园林的窗景、借景手法极为相似,这充分说明了南丰古人的文学素养、文化底蕴很深。
九,岳庙上黄家大屋。
岳庙上黄家大屋
黄家大屋照壁
黄家大屋厅堂
厢房木雕
岳庙上黄家大屋为二进三厢式,青砖黛瓦木结构,正门门头屋顶造型为叠级山墙形式,有点类似徽派建筑风格。门庭的门头十分高大威武,有二层楼高,约6、7米,门庭整体看上去霸气十足,室内的抬梁式木架建筑的很优美,厅堂天井处的檐掾造型富丽堂皇,厢房的窗雕精细且精美。这栋建筑的门头为南丰古城最高大最霸气的一个。
十,汤来贺故居。
外门廊道
汤来贺旧居
旧居照壁
书房
汤家大屋是汤来贺的故居(旴江东路34号),有道外门设置在旴江东路街面上,进到主体建筑门庭需要通过狭长的通道,通道底部有个不大的花园,花园里面有照壁。主体建筑是座东朝西的,正门也是朝西开,朝西的建筑在南丰古城是非常少见的,也许这和主人(汤来贺)对清朝的不满有一定关系,也很有可能是怀念故明。庭院底部的山墙及拱形门洞建造的非常精美。
雕刻精美的拱门
内庭月亮门
兰花架(石头制)
汤来贺,江西南丰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南明朝官至兵部侍郎兼广东巡抚,康熙二十四年出任白鹿洞书院山长;洪帮创始人及首任帮主。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晚年归隐故里汤家大屋。汤家大屋对面照壁为“冖”形状的雁翅照壁,主要为红石及青砖砌筑,形式稍微简单些。内部庭院的月门门楣上面石匾以前有首诗文,天井里面还有石头打造的古兰花架,南丰人自古就喜欢养兰花,许多人家天井里面都有兰花架。兰花寓意有典雅、爱国、高洁、坚贞不渝之意,这也充分表达了汤来贺对故明的忠贞不渝,至死都不做清朝的官。
十一,石匾、石刻字。
修省居
兴胄
静境
春风和鸣
东门一些挂有石匾的清代民居,南丰明清古建筑比较喜欢在门头上面挂石匾,一般石匾内容是用来标榜自我身份,或寄寓情操、思想、学识等。春风和鸣,出自何劭的《洛水祖王公应诏诗》,“春风动衿,归雁和鸣。”;或,出自宋韩淲的《南泉》"白云洞边流水声,春风桃李鸟和鸣。"
仰覆莲花
标语
界碑
仰覆莲花的雕刻非常精美,侧面及底部都雕刻了莲花花瓣,雕的是栩栩如生。拱门上面还特意刻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的标语。在东门菜市场附近一小巷子里面,发现清代建筑界限碑文,这个非常有趣,铭文写清楚了自家院落范围。
十二,下水关。
下水关
下水关洞道
下水关外面(沿河面)
从古城西门到南门、南门再到东门分别设置了“上水关”、“下水关”两个杀水豁口,这两个豁口的作用是用来防洪排涝的,平时又可以方便百姓出城汲水打柴。战时水关还可以作为出奇兵的密道使用,从这里出城夜袭敌军。
下水关地面磨蹭出凹槽
古老的石头叶子雕刻
下水关的拱形门洞中间设置了防洪道闸(洞道中保留有明显的卡槽),道闸门是铸铁打造的,平时可以作为通行的通道,洪水来时可以作为防洪闸门。下水关端头从石材雕刻制式(叶子复列雕刻)及地面被磨出弧形凹槽的状态来看,这个下水关属于明代遗留古迹。
十三,明清古城墙。
明清古城墙
古城墙
南丰是江西唯一保留有完整明清古城墙的县城。南丰明清古城墙得以保存至今,近代民房违建在古城墙上的功劳可谓巨大,才使目前还保留有1630米的明清古城墙。城墙现今保留有崇秀门(西门)、文明门(南面)、上水关、下水关、红石与青砖砌筑的古城墙。
南丰城墙始建于宋代,原为土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闽粤流寇数次侵入南丰城中,才开始建土墙防范流寇。开始建设的城墙为土墙,四面城墙长约3000米,高约6米。
石头青砖混砌古城墙
红石砌筑古城墙
明清古城墙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城墙进行了历来最大规模的扩修工程,修筑长度达到4400余米,南丰城墙基本上定型。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至光绪年间(1875-1908年)城墙有过10多次的维修,城廓格局一直保持不变。
古城共有四个城门,南门(文明门)目前还保留完整,看石砌工艺及石材质地等应该为清代城门;西门(崇秀门)也还保留着,墙面石材腐朽严重,砌筑工艺古老,应该为明代城门;北门与东门目前已不存在,从清代古城地图上所示,这两个城门均有城楼和瓮城。现今留下的南门、西门两座城楼已被拆毁,城门上取而代之的是砖瓦民房。
南面索桥到下水关的城墙多数为青砖砌筑的,也有少量石砌城墙,砖石混筑的城墙也有少量存在。青砖砌筑的城墙应该是清代修建的,而腐朽严重的红石砌筑城墙应该为明代城墙。
总体来说,南丰东门古迹古建众多,还有一些没有写上,或还没有被发现过,下次再进行深入的了解及研讨。东门古迹古建还是非常值得深度游览、游玩,也希望大家可以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古迹古建。
江西红色八字建筑3
在深圳龙岗繁华都市的一隅,隐藏着一座历经近两百年岁月的客家围龙屋。
据说,这是深圳为数不多的占地面积较大的客家围龙屋之一,更被誉为广东的“吴哥窟”,岭南的“乔家大院”,也是最具代表性、且融入徽派建筑元素的客家清代围龙屋民居建筑。
这就是位于龙岗区陈源盛村的大田世居。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历经近两个世纪的古建筑,竟然与出自江西的这个大家族有关。接下来,楚秋将为您介绍大田世居与这个家族的渊源。
大田世居,义笃江州
大田世居,占地面积10255平方米,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25年),现存的建筑物基本保留原有建筑风格,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龙岗区难得的保留完整的不可移动文物。
其整体布局十分讲究,呈现典型的“三堂两横一围龙”结构。
所谓“三堂”就是前堂、中堂、祠堂,三堂居于整个建筑中轴线,祠堂为建筑之中心。
所谓“两横”即三堂侧左右二座横置房屋,左右两座伸手屋,两旁对称,前高后低,主次分明,在“龙厅”以下至祖堂以上之斜坡地,称为“化胎”,在风水上象征安稳。
再从正面看,依次是月池、禾坪、三堂、化胎和后围龙。前有半月形池塘,后有风水林环绕,形成独特的风水布局。
走进大田世居,第二道门正枋额上石刻着“义笃江州”,背面是“晖承颖水”。大田世居由源盛陈氏而建,枋额上这简简单单八字则道出了源盛陈氏的来源。
据悉,大田世居是江西江州义门陈氏(今江西九江德安县)其中一支迁居龙岗后所建。
这就不得不说说这个出自于江西的大家族的发迹渊源了。
时光越过千年,发源于颍水的陈氏辗转南迁,其中有一支徙居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浔阳、江州均为九江古称)。
始祖陈旺肇基之后,创下了“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的佳话传奇,并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
唐僖宗御笔亲赐"义门陈氏",并诗题“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从此“义门世家”“义门陈”由此而来。
此后,这个家族繁衍生息,在此历经15代,创3900余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
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和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名动朝野。
后宋仁宗在文彦博、包拯等重臣上疏建议下,下旨分家。
并按宋太宗御赐的十二字“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以第十五代人为分庄主,将义门陈人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县),分析大小291庄(另加43官庄共334庄)。
从此,义门陈氏遍布全国,乃至海外,正所谓: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
而建造大田世居的源盛陈氏正是分析后其中义门后人的代表之一。
据源盛陈氏族谱记载,自源盛先祖魁公(廷璋)在汀州庄开基,至十七世必富公迁徙兴宁甘葛岭立基,再到二十七世元章公迁徙龙岗墟创业发家,其子联光公在大田置地建立大田世居止,历经宋元明清四朝逾近千年。
如今,再看枋额上的“义笃江州”,更像是义门陈这支伟大的家族在全国各地烙印下的痕迹,又像是源盛祖先为教导子孙记住血脉的源头、认本识根而刻上去的印记。
大田世居,非同一般
大田世居,美在建筑,当我们推开其朱红大门,犹如开启了一道跨越200年的时间之门。
黛瓦灰墙、花鸟雕塑、一草一木皆在眼前,好似回到从前,但一看这眼前精美之建筑,又有一种寻觅瑰宝的感觉。
大田世居,美在家风,岁月更替、光阴流转,千年之前,义门陈江州分庄散落四方,但能够维系这支伟大家族在千百年依旧熠熠生辉的自然离不开“义门家风”。
正如源盛村陈氏第七世孙陈小锋先生所言,大田世居历经近两个世纪,孕育了十代人,从未出现过作奸犯科,有悖祖训的后人。
当你走进大田世居,你可以看到有关于这个家族一直彪炳的家风家训。
他们以义门世家“忠孝为本、耕读传家”为根本,尊崇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创制的义门陈家规(《家法三十三条》《家范十二则》《家训十六条》)并代代相传。
同时,江州义门陈氏是出了名的崇文重教,而在源盛陈氏大田世居,仍能感受到这种耕读传家、重视教育的精神。
就拿开设的私塾来说,里面“图书满壁”“翰墨飘香”的牌匾仍清晰可见。
仿佛就是义门陈氏“建书堂、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百犬同槽、孝义传世、耕读传家”等家风典范在不同时代的延续。
而且,这种潜移默化的家风影响始终根植于源盛陈氏后人心中。
除了人才辈出外,家风的背后还印刻着革命历史,传承着红色精神。
遥想当年,源盛陈氏后人陈谷如、陈锡朋、陈育光三兄弟为东纵一支二团秘密传递情报和作掩护。同时,还将占据特殊地理位置的大田世居作为东江游击队伤员的秘密疗伤站。
为此,在革命时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奋不顾身为革命贡献的同时,更是“忠义家风”的别样传承。
义门陈家训云:“男人国是家,家正天下定”。自迁居以来,这支“义门陈”后裔,始终秉持着家训,以家国大义为先。
“义门陈”忠义的家国情怀,与客家人精勇的奋发态度,一并流淌在源盛陈村的血脉里。
风雨千百年,一支伟大的家族辗转迁徙定居于此,秉承着陈氏家风与“义门精神”,在这片当年并不算富裕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耕读传家、孕育繁衍,才有了大田世居所展现的不一样的建筑传奇。
瑰丽的建筑,我们或许会大为观止,惊叹设计之巧妙,能工巧匠之匠心,但建筑的背后,更藏着一个家族为人少知的了不起的地方。
如果下次你来到大田世居,除了瞻仰其精美建筑之外,也可以好好看看那“义笃江州”“晖承颖水”石刻,以及挂着的“义门世家”牌匾,再看看墙上的那些“陈氏家训”,这个家族背后确实有太多值得我们称赞与学习的地方。
如若您也是义门后人,那么,也算是到了一趟“家”,但您又是否知道您的先祖是出自义门的哪个庄,您又是义门后人第多少代呢?
最后,如果对义门陈氏感兴趣,江西九江德安县的义门陈村欢迎您来看看!
我是『楚秋』,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由楚秋说江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发现深圳美好##深圳##江西##义门陈##广东#
- 上一篇:南昌又将诞生一建筑,预计2022年正式开放,或将是江西新地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