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附近的省份有什么地方好玩有趣的可以推荐吗?
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
作为一个徽州人,自然是推荐古徽州的村落小镇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古徽州的组成和地域位置。
如今的徽州,大部分归属现今的安徽省黄山市,婺源县划于江西上饶,绩溪县则归安徽宣城。
徽州古村落之多,不胜枚举,如果你来徽州的目的,只是听过而且也只想去黄山,我只能说您一句目光短浅,这里的文化,才是这个担得起徽商乃至徽州之名三百年辉煌的根基所在。而这些村落,建筑,就是直接感受徽文化的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并不是只有西递宏村篁岭才称得上画里乡村,那些只不过是作为标志性景点的第一炮罢了。以下,我将会列举一些我个人觉得较为出色的徽州村落推荐。
首先是徽州四大古镇,1、休宁县屯溪镇(未立市之前)2、休宁万安镇3、黟县渔亭镇4、歙县深渡镇
屯溪镇
-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 1272 米,精华部分 853 米,宽 5 至 8 米。包括 1 条直街、3 条横街和 18 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 300 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 “清明上河图” ,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 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万安镇
- 万安老街
万安镇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以西 15 公里,属于休宁县,休宁城东扩已与该镇相连,至黄山风景区 48 公里,慈张公路、皖赣铁路东西向穿境而过,合铜黄高速公路纵穿该镇。休宁县万安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省级中心建制镇、省社会主义新农村 “千村百镇” 示范镇、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
- 渔亭镇
渔亭镇位于东经 117°93′~117°99′,北纬 29°47′~29°86′之间,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临休宁县齐云山镇、南枕祁门县凫峰乡、西依祁门县金字牌镇、北靠黟县碧阳镇。据《黟县志》载,渔亭为新安江水运最西的码头,自古为湖广与江浙货运的中转站之一,有 “七省通衢” 之美誉。宋太平兴国年间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鱼亭山在县南三十五里,每岁西江鱼船至祈门县,舍舟登陆止此东水,次淹留待船,故曰鱼亭焉”,“鱼” 与 “渔” 通假,被普遍认为是渔亭的地名来源。宋代设渔亭里,明代改为渔亭乡,解放后设渔亭区,至 1984 年改名渔亭镇至今。
- 深渡镇
新安江畔的深渡,是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安徽境内重要的中转站,位于歙县东部,属于歙县管辖。深渡一直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当年的徽商就是从这里下江南,开始他们的经商旅程的。这里风景秀丽,江面开阔,却又两岸奇峰高耸,青山绿水,让人流连往返。979 年,成都府探花姚支仲及其子治易在歙县任职时,爱其山水,始定居于此。1159 年又有湖州府姚氏迁来,遂逐步发展形成徽州明清重镇,有 " 深渡渡船深渡渡,姚来姚去两边姚(谐 “冶)的千古绝句。
然后是一些其他的古村镇
- 江湾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当时有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江湾,是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江湾已经被评为国家 AAAAA 级景区。
- 篁岭
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经典的徽派建筑,也是著名的 “晒秋” 文化起源地,也是一座距今近六百历史的徽州古村。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 篁岭因” 晒秋” 闻名遐迩,村落 “天街” 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 “清明上河图”。 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 “大地艺术”。 独特的旅游体验带您走过索桥、滑过溜索、乘上高空索道,俯瞰独特的晒秋奇观。
- 思溪延村
思溪延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境内,距县城紫阳镇 13 公里左右。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 年),至今已有 800 余年。当时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几百年代在 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 、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 人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
- 西递
虽然已经被吹烂了,但是能和宏村一起作为5a景区,自然有它看家本领所在。
西递镇旧称西溪、西川,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因村之三华里处为徽州府西古驿过道,设有 “铺递所” 而改称西递。 北宋庆历七年,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径西递铺,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所吸引,认定西递是一块极为难找的风水宝地。一年后,举家迁来西递居住。
- 宏村
和上面一样,我tmd吹爆,就是出名后人太多,月沼真的美。
宏村有 “画里乡村” 之称,截至 2014 年,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 140 余幢,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
- 南屏
南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西南,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被称为中国影视村。 南屏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村中有 36 眼井,72 条巷,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这八个大小祠堂,这种祠堂群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自元朝末年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村庄迅速扩展,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三大姓之间的相互攀比,竞争进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时期。全村一千多人丁,却有 36 眼水井,72 条古巷,300 多幢明清古民居。且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游客誉为 “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 许村
许村,安徽省歙县的一个文化古村落,坐落于县城西北 20 公里处许村镇,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唐以前为歙北要冲,曾名 “昉溪源”、“任公村”;唐末有许氏迁居至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许村。明清时期,徽商兴盛,村落建设发展迅速,今存有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古建筑 100 余座。
- 关麓
关麓村(Guan lu),属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管辖,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 “西武雄关” 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 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 “官路”。还因这里古称 “堑下”,地势非常隐蔽,此地建村可免战乱侵扰,俗称 “官路下”。
- 塔川
塔川村,又名塔上,隶属于黟县宏村镇。位于黟县桃花源著名旅游景点——宏村到木坑竹海景点途中,是黟县小桃源众多美丽富绕的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有 “溪绕前屋” 等绝妙景观,尤其是塔川秋色,是众多画家、摄影家创作的基地。
- 屏山
屏山村位于黄山市黟县县城东北约 4 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南水乡 “小桥流水人家” 特有的风韵。 屏山,这个千年古村,她的名称由来是村北有座状如屏风的高山。清朝诗人余逢辰在游屏山时写下诗句:“青山列画屏,雨余翠欲滴。秋叶更春花,纷披似锦织。”
- 渔梁
渔梁村位于歙县县城东南 1.5公里,村落占地 8.2 公顷。其形态似鱼。渔梁在唐代即已具雏形,渔梁的名称由坝而来,渔梁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渔梁坝和水运码头是村落最有特性的要素。 渔梁坝,是隋朝一位官员汪华所建,选用的花岗岩,徽式风格榫头,将块块巨石牢牢 “锁” 住。水坝分左、中、右三个水门,左边长年流水,中、右水门既防涝又防旱。
- 棠樾牌坊群
牌坊和马头墙,天井,青瓦白墙一样,是徽州文化的标志之一。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 “忠、孝、节、义” 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 “以人为本” 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 “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 呈坎
活着的八卦村庄
呈坎(kǎn)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北纬 29°55′,东经 118°15′;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组成部分,在徽州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北距黄山 40 公里,南距徽州区政府驻地 -- 岩寺镇 15 公里。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 呈坎古名龙溪,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歙县,“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并 “筑室而居焉”(元张旭《罗氏族谱序》)
- 唐模
唐模始建于唐,始称檀干。公元 923 年唐越国公汪华后裔汪思立受父之命娶此地程氏为妻,遂迁居该村,并利用风水原理栽植银杏树选址建设家园。同时,为表先主(唐朝皇上)对其祖先汪华及其后代的隆恩,取忠君、忠主之意,决定仿效 “后唐” 营建一个标准而模范村庄,便改村名为 “唐模”。汪思立也便是汪姓迁歙(辖区相当于现在的黄山市)始祖。南宋时,许姓由歙北许村迁入,与原居的程、汪、吴三姓混居,遂为该村大姓。至今村中还留存有唐朝皇帝册封汪华的圣旨和汪氏家族由植树选址而始的族谱。
- 潜口
潜口的民宅,声名远扬。
潜口,古称阮溪、潜川。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辖镇。是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以潜口民宅而闻名,有国家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唐模景区。 “潜” 字亦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纪念陶渊明(名潜)在此隐居,其二指此地为众山之口,有万峰潜伏于后。是谓之潜川或潜口。 潜口地处徽州区前往黄山的交通要道。是安徽省旅游文化名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是安徽省第一批 “扩权强镇” 试点镇之一,为黄山市重要建制镇之一。 潜口面积约 3 平方千米,房屋约占三分之一。土地以黄红壤为多,水田大部分为梯田,灌溉水源是水塘。
- 鲍家花园
徽州的“盆景无双地,园林第一家”。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她坐落在举世无双的棠樾牌坊群边,以徽派盆景为主题,同时荟萃国内外各流派盆景精华,与牌坊群景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完整的徽商故里。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处于吴头楚尾的徽州,一直都不被太湖片乃至江浙人拿来当作江南,但是,这文化这美景这村落,哪里没有江南的韵味呢?
如今的徽州,没有曾经的铜臭味,再也对不上当年汤显祖这两句诗里的暗讽,可以安然拿这两句赞誉自己了。
- 上一篇:成都: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附31省市绿建补贴)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