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厅厅长:让博物馆有温度 让文物“活”起来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杜宇蔚、薛柏武/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博探索类节目的播出,全社会掀起了一阵文博热。许多市民纷纷利用假期时间进入博物馆,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在近期的江西省文物工作会议上,文博工作也成为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重点之一。关于文博工作,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池红说了啥?江西文博工作近来有何成就?
关键词
让博物馆有温度
厅长要使江西文博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近两年,《国家宝藏》这句台词如春雨润物,细而无声,深入国人心中。悠悠浩瀚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恢弘大气的文博场馆、震撼人心的历史文物,极大激发了国人自豪感,满足了国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让国人心中获得了足够的归属感。
作为文化大省的江西,如何让省博物馆吸引到更多观众来观赏游览,领略江西历史文化之美,增强本省人民对江西文化的自豪和认同?江西省文旅厅近期给出了答案。
4月23日,2019年江西省文物工作会议召开,池红在会上发出了“让博物馆有温度”的口号。他说,要以全省博物馆融合发展示范单位的创建为契机,把文博场馆打造成为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有体验的文化客厅。
所谓把文博场馆打造得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有体验,就是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万年仙人洞新石器时代遗址、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葬遗址、八大山人书画……众多极富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址分布在广阔的赣鄱大地上。尽快让这些文物和文化鲜活起来、跳动起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江西已经到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关口。
努力盘活文物资源
厅长紧跟“博物馆经济”潮流
博物馆是了解一方历史文化的一扇窗户。通过这个窗户,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眼下,全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历史文化活动,实现了很好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故宫博物院推出“紫禁城里过大年”和“元宵夜游狂欢”活动,让观众体验皇家风采,其文创营销收入2017年就已超过15亿元;湖北省博物馆坚守“让文物活起来”宗旨,将曾侯乙编钟演奏重新呈现给观众,让大家聆听两千年前的震撼乐章;湖南省博物馆将马王堆导引图设计成卡通形象,指引人们依照图片动作来强身健体、祛病防身;陕西历史博物馆利用“唐妞”形象进行IP打造、馆企合作,如今已聚集颇高人气。
有这些全国知名文博场馆“激发文物活力”的文创脑洞在先,此次2019年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池红也提出了江西应该“努力盘活用好文物资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盘活文物,就是要让文物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有体验;让文物不再冷冰冰、孤零零、死气沉沉躺在博物馆里;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每一个普通民众内心深处;让文物变得生动活泼,活力有趣;让文物唤醒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祖先记忆,激活每一个人身体里流淌着的丝丝血脉。只有盘活江西文物资源优势,才能真正使人们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实现江西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在实现文物保护发展的过程中,“博物馆经济”作为一个文物领域的新词,也悄然火热起来。当全国各主要博物馆都在力推文创产业,积极探索“博物馆经济”的时候,江西亦紧随潮流。这次会议上,池红以富有江西特色的红色革命文物为例,拿出了“举办一批革命题材主题展览,开发一批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一批红色研学旅行线路,推出一批优质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规划,激活江西的红色文物产业。
举办主题展览、开发文创产品、设计精品线路、打造优质景区,池红的每一项规划,都是奔着丰富观众体验、拉近历史文物与当代观众心灵距离的目标而去,并最终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
调研江西省博新馆址
厅长提出多手段让文物“活”起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看着它,可以知古照今、领悟兴替、洞察人生百态。同时,历史又如一位曼妙女子蒙着神秘面纱,急待后人揭开面纱一睹她的芳容。
怎样让观众积极走入博物馆,感悟江西历史与文化,池红表示,要依托各类新兴媒体,把江西丰富厚重的文物资源宣传推介出去,要充分利用各地独特的文物资源优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推出一批具有融合特色的活动载体。事实上,近几年,江西也确实就是这么做的。“让博物馆有温度”,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要成为行动落实的成果。2018年,江西省博物馆就举办了形式各异的活动来推广传承江西省文物历史文化的,让文物“活”起来。
1月14日,联手新华社客户端“我在现场”栏目,直播“饰代风华——明代饰品”展,让人足不出户就能一睹明代江西饰品的华美;同日,还特邀30位小记者参加“‘饰’界有你”主题社教活动第二期——我为妈妈做首饰的活动,将看似沉寂的开始文化与鲜活的浓郁亲情相结合;2月20日,围绕《海昏侯展》举办“汉代礼仪体验式教学”主题社教活动,把沉睡在古籍中的古代礼仪带入现实生活,强化观众情感体验;3月20日,推出《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和《饰代风华——江西省博物馆藏明代王妃首饰精品展》两大展览720°全景数字展示,用数字化手段加强观众观赏体验……
一项项文创活动的推出,使得江西省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开展近半年就实现接待观众32万余人次,单日最多观众人数6000人次。2017年,江西省博物馆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在“让博物馆有温度”的理念指引下,江西省博物馆的建设更新情况更是引人关注。1月13日,池红来到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现场,调研新馆建设进度。新馆建筑面积是老馆的近两倍之大,将给观众带来更高品质的陈列展览和更精细化的参观服务。新馆预计将于7月进行试运行。届时,江西人将会迎来品质更佳的本地历史文化参观体验。
5月8日上午,“文化的力量——2019江西文化发展巡礼”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幕,5月18日,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也即将到来。这段时间,江西文博界好事连连、喜事频传。在池红看来,这实在是江西文物工作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如何抓住机遇,让江西文博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江西文博人努力在路上。
留言互动
读者对于江西省文博产业发展有什么建议,欢迎扫描版面上方二维码留言发表看法。
请您点题
信息日报倾力打造推出的“政事一周”和“市(厅)长一周”栏目已受读者广泛关注和好评,如果您想了解哪位市委书记、市长或厅长的工作动态,可致电13970088875。同时,本报也欢迎读者提供书记、市长、厅长工作的新闻线索,一起来为江西加油鼓劲。
- 上一篇:【世界博物馆日】今天带你看看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