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清三景观之一熙南里的甘熙故居
2、熙南里的甘熙故居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与明孝陵、明城墙并成为南京的明清三景观,其为南京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多进穿堂式私人民居。甘熙故居和海清没有关系,甘熙故居是清代文人和方志学家,甘熙宅第为甘熙之父甘福修建的。“甘熙故居”是由甘熙的父亲甘福开始建造的,后来甘熙又续建、扩建。
1、深藏闹市的九十九间半(一在南京城南一条不怎么起眼的深巷里,藏着一所俗称九十九间半的民居,它就是远近闻名的甘熙故居。在中国,最大的建筑宫殿为北京故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官府建筑为曲阜孔府,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而民居则只能号称“九十九间半”了。为何从故宫、孔府再到大户人家的私宅民居都要带那么多“九”呢?“九”,在中国古人眼里是最大的阳数又是吉数,过九到十就到了头,而到头就意味着走下坡,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九五至尊”的说法。
2、南京适合一个人散心的地方1、明故宫遗址公园南京的明故宫就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曾经这里盛极一时,现在的一砖一瓦也还是都透露着庄严和巍峨。2、熙南里的甘熙故居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与明孝陵、明城墙并成为南京的明清三景观,其为南京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多进穿堂式私人民居。建议下午去,会比较清静。3、鸡鸣寺一定要在人少的时候去,这是南京城里面最古老的梵刹,洗净心里面的尘嚣。
3、甘熙宅第的建筑风格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本土的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如门楼装饰较素,显得简朴大方,封火墙特别高大注重实用等,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一九八二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拥有“九十九间半”房屋的甘熙故居,为有效利用并再现明清时期江南民居风貌,文物部门修复部分建筑,建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对外开放。
博物馆一九九五年被订为江苏省及文物保护单位,二○○一年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甘熙故居不少房舍遭人侵占,整修恢复原貌的有南捕厅十五、十七、十九号,并以此分三大陈列主题。十五号是南京传统民居厅堂展示,游客可参观门厅、大厅、内厅、主人房、佛堂、洞房、闺房、书斋等,体会清末民居的居宅理念。
4、明城墙、老门东、甘熙故居这些地方的南京特色浓吗?值得去吗?这些景点是值得去的,因为这些地方有古老的味道,而且景色非常好,很值得去打卡,能够领略以前的生活。这些地方的南京特色都特别浓,可以看到,南京曾经的历史遗迹,也能够看到南京的文化氛围,确实值得一去。那些景点包含了南京自有的文化。值得一去,这些地方涵盖了南京的建筑特点,我们可以去那里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明城墙、老门东、甘熙故居这些地方的南京特色浓,非常值得一去。
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长、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在玄武湖、老门东和阅江楼下面都曾见过明城墙,但要说明城墙的精华还得属中华门,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
5、南京甘家大院开放时间-门票和交通指南南京有一座古建筑值得一去。就是甘家大院。甘家大院是清代建筑,规模非常大。也是来南京不能错过的旅游景点。关于这个甘家大院的具体细节如下,大家可以好好了解一下。2021南京甘家大院开放时间甘熙故居(又称甘府、甘熙故居)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俗称“九十九间半”。它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甘府是由四组相邻的多进厅式古建筑群组成,坐北朝南。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南部会馆甘西安大厦交通:地铁1号线三山街地铁站3号出口,中华路三山街站46路公交车,中山南路4路、7路、16路、33路、35路、100路公交车(嵊州路站)。门票:20元甘家大院简介甘故居,又称甘家大院、甘府(南京政府将其命名为“甘家大院”),清道光初年由甘复在江宁修建。甘,甘父次子,晚清著名学者。
6、甘熙故居和海清的关系是什么?甘熙故居和海清没有关系,甘熙故居是清代文人和方志学家,甘熙宅第为甘熙之父甘福修建的。甘熙宅第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古建筑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宅第建筑群中建筑均坐南朝北。甘熙宅第建筑特色南北交融,既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民居的娟秀雅致,又有北方“跑马楼”的浑厚大气。
特点:甘熙宅第每组建筑之间由马头墙相隔,庭院及天井内铺地均以石板、砖、瓦或卵石等拼成图案,空间较大的庭院内点缀有山石花木。建筑的门窗、梁枋、天花、栏杆、隔断、铺地等处均有木雕或砖雕装饰,其上所饰题材丰富,有人物、花鸟、走兽、文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图案精美、寓意吉祥。
7、甘熙的简介清道光十九年(1839)进士,以知县迁广西,道光二十二年升郎中。后任户部广东司兼云南主稿、记名知府等职。他博览群书,博学强记,曾对南京历代掌故、民风民俗、街巷名称沿革等仔细搜罗考证,编撰了南京方志著述多种,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栖霞寺志》等,还编有《重修灵谷寺志》12卷。其中以《白下琐言》最为后世学人所推崇。
“甘熙故居”是由甘熙的父亲甘福开始建造的,后来甘熙又续建、扩建。当时清朝的定规是民间住宅造屋不能超过一百间。据说天帝的房子有一万间,皇宫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王公勋爵的住宅是九百九十九间半,民居便只得九十九间半了。甘熙曾在京为官,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未敢建满百间,只建九十九间半,那半间是一个四面皆窗的楼阁。甘熙的父亲甘熙的父亲就是一位著名藏书家,在他所建的津逮楼里曾藏书(画)10多万卷;到了甘熙主持时,藏书更为丰富。
- 上一篇:南京有哪些亲子游好去处
- 下一篇:南京旅游景点介绍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是南京必去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