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奇葩——江西修水全丰花灯
花灯的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云锣、锣、小鼓、钹齐奏,有时唱腔中合以胡琴、笛子、唢呐托腔。在全丰这个古老神奇的地方,浸润着山川清淑之气的全丰地方文化丰富多彩,全丰花灯和宁河戏是其中的两朵奇葩。如果说宁河戏是能登大雅之堂的“高雅艺术”,花灯则是扎根百姓心中的“乡土艺术”。
据史料记载,江西修水县全丰花灯艺术起源于宋代。曲调属江西曲艺,调式以徵、羽居多,商、角次之,特别强调主音上方五级,与全丰方言紧密结合。
花灯的唱词多衬词、衬字、衬语,几乎每一句都出现啦、啊、吧、嘞、哟、喔、喂等衬字。如“荷花哩”、“溜子妹”、“牡丹花”等衬句在曲调中起着句间连接、句中扩展、句尾补充的作用。衬词、衬句为花灯调润腔着色、渲染曲情,极具艺术感染力。
全丰花灯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春节起鼓发灯,一直要闹到元宵,各路灯队,四方云集,烛光连天,锣鼓震天,歌吹达曙。灯班进村前,先送灯贴通知对方,出发时,书有“春节快乐,某某娱乐花灯贺”的牌头开道,一路上所过村户,皆以饼豆、花生、米酒款待艺人,上梁做屋之时,也请花灯助兴。
农民常常在劳作之余,敲着脸盆、石器也唱上一出花灯调,见什么唱什么。因此全丰花灯调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乡土艺术。数百年来,人们在劳作之余,婚嫁、庆岁之时,伴随着铿锵的锣鼓,手舞足蹈,放声高歌,以这种粗犷、豪放的民间艺术,尽情地表达喜悦的心情。
土地革命时期,修水县成立了一个讲演团,经常为老百姓表演戏曲、歌舞和花灯调。他们曾用全丰花灯调《十二个月花》谱写了《十二个月革命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革命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湘、鄂、赣边区广泛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全丰花灯得到了很大发展。上世纪60年代,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由修水县文化馆干部以全丰花灯的曲调为蓝本,创作了歌颂农业丰收的《太阳一出照山崖》,参加九江市文艺汇演获奖。1979年,修水县文化馆对传统的全丰花灯曲调进行发掘整理,重新录音记谱,重新排演。其中传统花灯调《十带货》、《六个月花》、《下南京》、《十个月迎春花》等,在九江市民歌演唱会上被评为优秀节目,演员丁来稳、丁明生得到大会奖励。如今全丰、塘城两地有花灯队20余支,龙泵段、黄河段、绿豆窝、黄袍冲、杉树坪、上源村等地的花灯队均配有锣鼓、服装、道具设备等,吹拉弹唱,人才济济,演员中年龄最小的16岁,年长者已逾古稀。
“全丰花灯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热闹、优美、活泼、真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灯’与‘戏’、‘戏’与‘灯’自然糅合,可说是‘灯’中有‘戏’、‘戏’中有‘灯’。这种灯戏结合的现象,虽非全丰‘专利’,但灯戏结合尤为直接,尤为紧密,尤其能体现出它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全丰镇黄婆冲村村民、演了30多年花灯的戴祥华如此评价。改革开放后,很多灯队在演出花灯调的同时,还兼演幽默小品、戏曲片段、流行歌曲等,其表演效果妙趣横生、令人捧腹,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戴祥华介绍说,全丰花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面对新的历史阶段、新的时代潮流,修水各相关部门正在对其进行积极的发掘、整理和保护。他同时也指出,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必须经过变革才能焕发生机。而要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必须从自身找动力、从历史挖掘素材、从源头找到前进的方向。
“现在花灯走进了校园,学生们能接受系统教育。培育更多接班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附件下载:
- 上一篇:江西于都县葛坳乡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故事
- 下一篇:返回列表